YNAO OpenIR  > 双星与变星研究组
近相接型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
朱俐颖
学位类型硕士
导师钱声帮
2004
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(云南天文台)
学位授予地点北京
学位专业天体物理
关键词近相接型密近双星 测光解轨 轨道周期 光变曲线
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近相接双星的定义、分类以及观测特征,然后对近相接双星 的测光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。在对几颗样本星测光研究的基础上,取得了以下的 研究成果: 1. 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对IK Per进行了观测,首次获得了该系统在B、V 波段的完整CCD光变曲线。在第四版的变星总表上给出该星的光变曲线类型 为EB型,而我们的观测发现该星的光变曲线是典型的EW型,两极小食深 相当,且存在负型的O’Connell效应。由观测数据得到了三个极小时刻,并 结合前人的极小时刻资料对IK Per进行了周期分析,发现该系统的周期变化 存在两种可能:其一,轨道周期长期减小,减小率为dp/dt=-2. 68×10-7天/年。 其二,轨道周期在圈数E=28000位置的附近出现跳变,跳变值为1. 15秒。 2. 用兴隆观测站的85cm望远镜对近相接双星系统IR Cas进行了观测,获得了 两天的光变曲线和两个极小时刻。系统的光变曲线显示,IR Cas是一个偏食 的系统。对它的周期分析发现该系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减小(减小率为 dp/dt=-1. 18×10-7天/年)的基础上还叠加有一个周期性的振荡(振荡的周 期为53. 24. 年,振幅为0. 0133天)成分。如果轨道周期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减 小,IR Cas将在2. 39×106年以后演化成一个相接双星系统。轨道周期减小可 能是因为物质由主子星转移到次子星或系统角动量损失所至,而周期性的变 化可能是由系统子星间的磁活动周或第三天体的光时效应引起。 3. 用兴隆观测站的85cm望远镜对近相接双星BLAnd进行观测,获得了一条完 整的光变曲线和两个极小时刻。通过周期分析发现系统轨道周期长期减小, 减小率为dp/dt=-2. 63×10-8天/年,此结果与钱声帮2002年的结果一致。用 WD程序对BL And进行了解轨后,发现该系统是一个临近相接的双星系统, 且其G型次子星上存在一个低于环境温度790K的黑子。随着轨道周期的减 小,这个系统将会演化成为一个相接双星系统。而周期减小很可能是由于主 星到次星的物质流和系统角动量损失所至。
学科领域天文学
页数75
语种中文
文献类型学位论文
条目标识符http://ir.ynao.ac.cn/handle/114a53/5969
专题双星与变星研究组
推荐引用方式
GB/T 7714
朱俐颖. 近相接型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[D]. 北京.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(云南天文台),2004.
条目包含的文件
文件名称/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
近相接型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_朱俐颖.ca(6353KB)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-NC-SA浏览 请求全文
个性服务
推荐该条目
保存到收藏夹
查看访问统计
导出为Endnote文件
谷歌学术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朱俐颖]的文章
百度学术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朱俐颖]的文章
必应学术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朱俐颖]的文章
相关权益政策
暂无数据
收藏/分享
文件名: 近相接型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_朱俐颖.caj
格式: Unknown
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
所有评论 (0)
暂无评论
 
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